区块链技术在现代数字时代取得了许多进展,然而其实际实用性尚未得到实现。早期web3采用者的热情既是一种福音也是一种诅咒:为了争夺加密原生用户,开发者经常忽视非技术消费者的可用性。
从2016年到2022年,活跃的加密钱包数量从570万增长到8000万,增长了14倍,令人印象深刻。然而,每日交易数量的增长却相对较小,仅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增长了40%。学术研究显示,81%的受访者对区块链感兴趣,但发现使用它所需的努力过大。根据浦项科技大学的另一项研究,普通用户对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的体验一直不如他们的非区块链替代品令人满意。
判决很明确:要实现广泛的加密货币采用,开发者必须开始以消费者为先,通过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用户界面、与web2应用程序相同水平的无缝体验以及更易学习的曲线来实现。
定义以消费者为中心
在区块链初期,主要关注点是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并确保分布式账本安全、去中心化和高效。技术复杂性是早期区块链社区的核心,该社区主要由技术熟练的个人组成,尽管其复杂性,他们仍然接受这项创新。
然而,随着区块链吸引了更广泛、更多样化的受众,包括那些对其技术方面不太熟悉的人,对用户友好的界面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应用需求变得越来越明显。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项目旨在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要求,并提供与这些需求相一致的产品、服务和体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关键要素是用户友好性、直观设计、简化流程和实现高效结果所需的最小努力。
消费者关注不足及其影响
现代区块链解决方案仍在不断发展,并朝着用户友好性迈进。往往情况是,它们带有复杂的界面,缺乏透明的新用户引导流程,假设用户已经熟悉基本概念,如一层协议、代币、燃气费用或桥接。因此,许多人很快就会失去兴趣。一个用户在使用一个应用程序时受挫,很可能会放弃整个概念和技术。一项研究突出显示,只有30%的研究样本任务在十分钟内完成。
另一个问题是区块链的狭窄可访问性。要对该技术获得信任,用户必须理解各种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及其复杂的交互,这可能令人生畏。使用自然语言处理分析了超过45,000个应用程序评论后发现,不到45%的相关评论是积极或中性的。
像燃气费用这样的隐藏或复杂的额外成本也阻碍了区块链的广泛采用,而慢速交易速度则会影响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用户的体验。例如,以太坊协议每秒只能支持27笔交易,而Visa可以达到1700笔。如果区块链技术要实现大规模采用,就需要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进行扩展。
技术:手段而非目的
区块链技术是否已经达到了其操作效率的顶峰还有待观察。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无论一项技术有多么突破性,它都应该作为手段而非目的。
Layer-2解决方案的引入消除了L1区块链的一些摩擦,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方法将区块链推向了一个更高的水平。通过改进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考虑直观的设计特性,并提供全面的新用户引导,开发者可以建立更多的信任,降低准入门槛,并将L2解决方案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然而,这样以消费者为中心的L2解决方案将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需要从严格的自上而下设计转变为模块化方法,其中各个组件可以单独修改而不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通过组合Rollups和去中心化的序列器,可以在安全性、公正性和执行速度之间达成共识。所有这些都是可行的,最基本的一步是认识到客户的需求,并开始将愿景转向成为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链。区块链已经通过了其概念验证阶段,现在让我们使它变得便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