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没收的加密货币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日益增长的收入来源
尽管中国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但被没收的加密货币正成为地方政府日益增长的收入来源。据路透社报道,随着非法交易的不断增加,中国被没收的加密货币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地方政府悄然转向私营企业,将代币转换为现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陈石告诉路透社,这种处置方式是一个“临时解决方案,严格来说,与中国目前对加密货币交易的禁令并不完全一致”,并建议随着加密犯罪的增加,需要更好的监管。
来自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郭志豪也指出,加密货币禁令与处理被没收代币的需求之间存在冲突,因为中国的加密货币交易禁令“与地方当局清算被没收数字货币的需求相冲突”。
尽管禁令,中国仍出售被没收的加密货币
郭志豪认为,中国央行——人民银行应该介入,因为它“更适合处理加密货币,应该将其出售至海外或像特朗普计划那样建立一个由被没收代币组成的加密储备。”
与此同时,区块链服务提供商Bit Jungle对路透社表示,私营公司可以合法地协助处置加密货币,前提是它们保护资产,使用持牌的海外交易所,并遵守资本管制。
专注于加密货币的律师、上海蓝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俊表示,这是一个“高利润的业务,吸引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并补充道,政府应该明确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建立正式的处置系统,并筛选参与的私营公司。
中国在2017年关闭了本地加密货币交易所,扼杀了占全球比特币交易90%的投机市场。2021年9月,中国政府全面禁止所有加密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