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ple正在提高人们对量子抗性密码学在保护区块链系统免受未来量子计算威胁的意识。最近,来自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的著名数学家马西米利亚诺·萨拉教授与Ripple的团队进行了讨论,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加密和量子计算的未来发展,这是他们持续进行的大学讲座系列的一部分。
根据萨拉的说法,目前区块链网络所使用的加密方法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被量子计算机轻易破解,从而使整个区块链面临风险:
“量子计算机可以轻松解决与数字签名基础相关的问题,从而可能破坏保护用户在区块链平台上资产的机制。”
萨拉指的是一个理论事件,即“Q-day”,即量子计算机变得足够强大并容易被恶意个体使用来破解当前用于保护数据的加密方法的时刻。
这种情况对于需要保持数据安全和不受外部干扰的各个领域来说都是灾难性的,特别是紧急服务、银行、国家安全和医疗领域。同样,它可能会在整个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领域中造成问题,揭示智能合约、数字钱包和底层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漏洞。
该研究还警告称,所有经典的公钥密码系统都应该被安全抵御量子攻击的对应系统所取代。这里传达的思想是,即将到来的量子计算机或量子攻击算法可以轻松使用计算力进行解密。
如果未来的量子计算机攻击比特币,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那么比特币也将不可避免地失败。
目前,像比特币中使用的加密算法等当前加密算法依赖于经典计算机在合理时间内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然而,量子计算机凭借其巨大的计算能力,有可能破解这些算法。
目前还没有实际可行的量子计算机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但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一直在预测“Q-day”的到来。然而,萨拉提到了这些担忧并表示,这样的事件可能并不会很快发生。
他还讨论了技术挑战,比如安全交易需要更高的计算需求和更大的数据量。然而,萨拉对于改进这些实施方案以实现实际应用的持续研究仍持乐观态度。
萨拉赞扬了国际合作倡议,包括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的标准化过程,该过程推动了量子抗性密码标准的发展。
他表示,合作方法可能确保新方案在整个社区中得到严格评估,从而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萨拉还建议将当前的密码学方法纳入传统学术课程中进行教育,重点关注该行业的发展问题。
“量子威胁的发生可能并不会很快,”萨拉表示。“但足以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阅读更多:
中国研究人员声称用量子计算破解了48位加密